游仙

神山发石髓,蓝田产灵玉。 揽策事长游,谁能终碌碌。 高蹈寻丹书,彷忽穷地轴。 西循涉濛汜,东戾晞旸谷。 挥手弄云烟,寰区一何局。 逸览恒超然,规观祇颦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髓:传说中的一种仙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 蓝田:地名,在今陕西省,古时以产玉著称。
  • 灵玉:具有神奇功效的玉石。
  • 揽策:拿起鞭子,指准备出发。
  • 碌碌:平庸无为的样子。
  • 高蹈:高远的行走,指追求高尚的目标。
  • 丹书:指道教的经书,含有修炼成仙的方法。
  • 彷忽: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指探索未知。
  • 地轴:古代认为地球有轴,这里指世界的边缘。
  • 濛汜: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中的西方极远之地。
  • 晞旸谷: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中的东方极远之地。
  • 寰区:指整个世界。
  • 逸览:自由地观赏。
  • 规观:规范地观察。
  • 颦蹙:皱眉,表示不满或忧虑。

翻译

神山中产出传说中的仙药石髓,蓝田之地则盛产神奇的灵玉。我拿起鞭子准备踏上长远的旅程,谁能忍受终日平庸无为?我追求高尚的目标,寻找道教的经书,探索着世界的边缘。我向西涉足神话中的濛汜之地,向东则抵达传说中的晞旸谷。我挥手间便能操控云烟,整个世界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局限。我自由地观赏这一切,总是感到超然物外,但若规范地观察,却只能皱眉表示不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诗中,“石髓”与“灵玉”象征着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而“揽策事长游”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平庸的决心。通过“高蹈寻丹书”和“彷忽穷地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最后,诗人通过对“寰区”的描绘和对“逸览”与“规观”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局限性和对理想世界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