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江上

笙歌十里酿闲愁,水郭凉风五月秋。 双桨玉壶供野酌,六衢香粉翳中流。 搴芳日丽芙蓉浦,听技云生翡翠舟。 幽况早同渔父适,钓竿无恙狎沙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引发,产生。
  • 水郭:水边的城郭。
  • 双桨:指划船的双桨。
  • 玉壶:比喻清澈的酒。
  • 野酌:在野外饮酒。
  • 六衢:指繁华的街道。
  • 香粉:指女子的脂粉,这里比喻繁华景象。
  • :遮蔽。
  • 搴芳:采摘花草。
  • 日丽:阳光明媚。
  • 芙蓉浦:荷花盛开的水边。
  • 听技:欣赏技艺表演。
  • 云生:云雾缭绕。
  • 翡翠舟:装饰华丽的船只。
  • 幽况:幽静的景致。
  • 渔父:渔夫。
  • 无恙:安然无恙。
  • 狎沙鸥:与沙鸥亲近。

翻译

端午节的江上,笙歌阵阵,却勾起了我的闲愁。水边的城郭,凉风习习,仿佛五月里已经有了秋意。我们用双桨划着小船,在野外享受着清澈的美酒。繁华的街道上,脂粉气息弥漫,遮蔽了江中的流水。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荷花盛开的水边采摘花草。云雾缭绕中,我们欣赏着船上的技艺表演。幽静的景致早已让我感到舒适,就像渔夫一样,我的钓竿安然无恙,与沙鸥亲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江上的景象,通过笙歌、凉风、野酌等元素,展现了节日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诗中“双桨玉壶供野酌”一句,既表现了野外的自在,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后两句则通过幽静的景致和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区怀年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