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

· 高启
不画乘鸾女,应怜素质新。 霜机惊落早,风麈尚挥频。 席上曾歌怨,窗间或掩颦。 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乘鸾女:指仙女,传说中乘鸾鸟飞翔的女子。
  • 素质新:指扇子质地纯净、新颖。
  • 霜机:指织扇的机器,这里比喻扇子。
  • 风麈:指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挥频:频繁挥动。
  • 歌怨:歌唱中的哀怨之情。
  • 掩颦:皱眉,表示忧愁。
  • 障埃尘:遮挡尘埃,比喻保护或帮助。

翻译

这把扇子上没有画乘鸾的仙女,但应该怜爱它那清新纯净的质地。 清晨的霜降惊动了织扇的机器,而风尘中它仍频繁地被挥动。 在宴席上,它曾被用来歌唱哀怨的曲调,在窗间,它或许用来遮掩忧愁的眉头。 它如何能成为君子的伴侣,在远行的路上帮助遮挡尘埃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把纨扇,寄托了对友人周复秀才的深情祝愿。诗中,“不画乘鸾女,应怜素质新”赞美了扇子的纯净与新颖,暗喻周复秀才的品格高洁。后句以扇子在风尘中的频繁使用,隐喻周复秀才在世俗中的坚韧与不屈。末句“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扇子能成为周复秀才旅途中的良伴,帮助他遮挡世俗的尘埃,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

高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