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图赠严介溪西还

· 陆深
美人别我还楚封,遥望云山如画中。 忆昔燕市初相逢,年少意气双飞鸿。 朅来射策披心胸,五云旭日蓬莱宫。 玉堂对榻闻晓钟,南郊献赋追扬雄。 旁人忽忽称儒宗,文彩往往惊相公。 过从莫限风雪冲,卜居长安家屡通。 眼见天日升潜龙,石渠夜照藜火红。 退食联步时从容,移书论道相磨砻。 岂徒握手期协恭,自信肝胆摩苍穹。 今我日月催衰慵,近有白发临青铜。 世事浮云无定踪,况子缞绖俨在躬。 十年契谊萝施松,一旦掺袂成西东。 人言此图千万重,我意试比应难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朅来:忽然,突然。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指对策文。
  • 五云:五彩云,常用来比喻皇帝的居所。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蓬莱宫: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皇宫。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士人的聚集地。
  •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古代常在此举行祭祀活动。
  • 献赋:献上自己的文学作品。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儒宗:儒家学派的领袖或代表人物。
  • 文彩:文采,指文学才华。
  •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石渠:古代藏书的地方。
  • 藜火:古代用藜草点燃的火,比喻学问的光辉。
  • 退食:退朝后用餐。
  • 磨砻:磨练,切磋。
  • 协恭:和谐恭敬。
  • 衰慵:衰老懒惰。
  • 青铜:指镜子。
  • 缞绖:古代丧服。
  • 契谊:深厚的友谊。
  • 萝施松:萝藤缠绕松树,比喻深厚的友谊。
  • 掺袂:握手告别。
  • 西东:东西方向,比喻分别。

翻译

美人离开我回到楚地,我远远地望着云山,仿佛在画中一般。回忆起我们初次在北京相遇,那时我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如同双飞的鸿雁。突然间,我们参加了科举考试,敞开心扉,五彩云霞下的旭日照耀着皇宫。在翰林院里,我们同榻而眠,清晨的钟声唤醒我们,我在南郊献上了自己的文学作品,追随着扬雄的脚步。旁人纷纷称我们为儒家的领袖,我们的文学才华常常让宰相感到惊讶。我们不顾风雪,频繁往来,选择在长安定居,家中的门常常开启。亲眼见到皇帝的崛起,夜晚石渠的藜火照亮了书籍。退朝后我们一同用餐,步伐从容,互相讨论学问,切磋技艺。不仅仅是握手期待和谐恭敬,我们自信地相信我们的友谊可以触及苍穹。现在我感到日月催人老,近来我对着青铜镜看到自己的白发。世事如浮云般无常,何况你身着丧服,庄重地站在我面前。十年的深厚友谊如同萝藤缠绕松树,一旦握手告别,我们就分别在东西方向。人们说这幅画有千万重的意义,我想试着比较,但难以穷尽。

赏析

这首作品是陆深赠给即将返回楚地的朋友的,通过回忆两人在北京的相识、共同经历的科举考试、文学创作以及深厚的友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云山如画中”、“双飞鸿”、“五云旭日”等,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