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翠华岩上洞
穷高畅远瞩,跻胜酬良缘。
京尘动千尺,往来成岁年。
偶上翠华洞,閒寻旧镵镌。
无烦辨人代,惟知出风烟。
长安近捧日,韦曲低去天。
惟皇朝万国,声教被八埏。
振策一以眺,高云下渊泉。
德辉九苞凤,形势百足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跻胜:登上胜境。
- 酬良缘:回报美好的缘分。
- 京尘:京城的尘土,比喻繁华的都市生活。
- 岁年:岁月。
- 翠华洞:地名,指翠华山上的洞穴。
- 镵镌:刻凿。
- 辨人代:辨别时代。
- 风烟:风景和烟雾,比喻世事变迁。
- 捧日:比喻忠诚侍奉君主。
- 韦曲:地名,在长安附近。
- 去天:离天,形容极高。
- 声教:声威和教化。
- 八埏:八方边际。
- 振策:挥动马鞭,指骑马。
- 九苞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吉祥或杰出的人物。
- 百足蚿:多足的虫,比喻众多或稳固。
翻译
攀登高峰,远眺四方,是对美好缘分的回报。京城的尘土飞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偶然登上翠华洞,寻找古时的刻痕。无需辨别时代的变迁,只知风景依旧。长安城近在咫尺,忠诚侍奉君主,韦曲之地高耸入云。皇朝统御万国,声威和教化遍及八方。挥鞭远眺,高云之下是深邃的泉水。德行如九苞凤般辉煌,形势如百足虫般稳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上翠华岩上洞的所见所感,通过对京城尘土、翠华洞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长安近捧日,韦曲低去天”展现了诗人对皇朝的忠诚与对国家声威的自豪。结尾处以“九苞凤”和“百足蚿”作比,赞美了皇朝的德行与稳固的统治。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