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生朝自寿

· 陆深
年行五十鬓犹青,浪许前身是岁星。 三刖尚存和氏璧,一区初筑子云亭。 人间好景中秋月,世上浮名五夜萤。 偏爱江山围故国,欲将非是问苍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十生朝:五十岁的生日。
  • 陆深:明代文人。
  • 鬓犹青:鬓发仍然黑亮。
  • 浪许:随意自称。
  • 前身:前世。
  •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岁星每十二年绕天一周,因此用来纪年。
  • 三刖:三次被砍脚,指和氏璧的故事,和氏因为献璧被误解而三次受刑。
  • 和氏璧:传说中的美玉,因和氏的故事而著名。
  • 一区:一块地方,这里指子云亭的所在地。
  • 子云亭:东汉文学家杨雄(字子云)的亭子,这里借指自己的居所。
  • 中秋月:中秋节的月亮,象征团圆和美好。
  • 五夜萤:五更时的萤火虫,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江山围故国:江山围绕着故国,指对故乡的眷恋。
  • 苍冥:苍天,天空。

翻译

五十岁的生日,我自祝自寿。 头发依然黑亮,我随意自称前世是岁星。 虽然历经磨难,但和氏璧的美名尚存; 我初筑的子云亭,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人间最美的景色是中秋的明月, 世上微不足道的名利如同五更时的萤火。 我偏爱这江山围绕的故国, 想要探问苍天,这一切究竟是对是错。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文人陆深在五十岁生日时所作的自寿诗。诗中,陆深以岁星自喻,表达了对自身经历的自豪与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和氏璧与子云亭的典故,他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的后半部分,陆深通过对中秋月和五夜萤的对比,抒发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结尾的“江山围故国”和“问苍冥”则深刻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