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吴至枫桥

· 高启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秩:官职和品级。
  • 谬得:错误地得到。
  • 里闾:乡里,家乡。
  • 锦衣:华丽的衣服,常指显贵者的服饰。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比喻隐士或高洁之士的衣着。

翻译

远远望去,城郭的轮廓让我怀疑是否真的回到了故乡,连那熟悉的青山和旧塔都显得模糊不清。我这官职和品级,恐怕是错误地得到了,但当我听到熟悉的乡音,我知道我真正回到了家。夕阳下,寺庙的门掩着,乌鸦在啼叫,秋天的水面上,桥空无一人,只有小鸭在飞翔。我告诉家乡的人们不必再羡慕我,因为我现在穿的锦衣,已经变成了象征隐逸和高洁的荷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启归乡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遥看城郭尚疑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归乡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人在官场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他认为这可能是“谬得”,暗示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故乡的向往。最后两句“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家乡的人们不再羡慕他的官场生活,因为他已经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官场的超脱。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