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甫里祠

· 高启
衣冠寂寞半尘丝,想见江湖独卧时。 遁迹虚烦明主诏,感怀犹赋散人诗。 钓鱼船去云迷浦,斗鸭阑空草满池。 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甫里祠:纪念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祠堂,陆龟蒙号甫里先生。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江湖:指隐居或不涉足官场的生活。
  • 遁迹 (dùn jì):隐居避世。
  • 虚烦 (xū fán):空自烦恼。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散人:闲散无用之人,陆龟蒙自称。
  • 芳藻 (fāng zǎo):香草,这里指祭品。
  • (diàn):祭奠。
  • 水神祠:祭祀水神的祠堂。

翻译

拜见甫里祠,只见士人的服饰已半是尘埃,想象着陆龟蒙独卧江湖的情景。 他隐居避世,空自烦恼于贤明君主的诏书,感慨之余仍赋诗自称为闲散之人。 钓鱼船已远去,云雾迷蒙了水边,斗鸭的栏杆空了,草已长满池塘。 一杯芳香的祭品,谁来祭奠这位先贤?只有鼓声传到水神祠,似乎在为他哀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甫里祠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陆龟蒙隐居生活的怀念与敬仰。诗中“衣冠寂寞半尘丝”一句,既描绘了祠堂的荒凉,也暗示了陆龟蒙的孤独与超脱。后文通过对陆龟蒙隐居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其诗作的回忆,进一步抒发了对其高洁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赞美。结尾的“鼓声只到水神祠”,则以一种凄凉的笔触,表达了对陆龟蒙逝去后无人祭奠的遗憾。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