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 (yè):拜见。
- 甫里祠:纪念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祠堂,陆龟蒙号甫里先生。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江湖:指隐居或不涉足官场的生活。
- 遁迹 (dùn jì):隐居避世。
- 虚烦 (xū fán):空自烦恼。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散人:闲散无用之人,陆龟蒙自称。
- 芳藻 (fāng zǎo):香草,这里指祭品。
- 奠 (diàn):祭奠。
- 水神祠:祭祀水神的祠堂。
翻译
拜见甫里祠,只见士人的服饰已半是尘埃,想象着陆龟蒙独卧江湖的情景。 他隐居避世,空自烦恼于贤明君主的诏书,感慨之余仍赋诗自称为闲散之人。 钓鱼船已远去,云雾迷蒙了水边,斗鸭的栏杆空了,草已长满池塘。 一杯芳香的祭品,谁来祭奠这位先贤?只有鼓声传到水神祠,似乎在为他哀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甫里祠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陆龟蒙隐居生活的怀念与敬仰。诗中“衣冠寂寞半尘丝”一句,既描绘了祠堂的荒凉,也暗示了陆龟蒙的孤独与超脱。后文通过对陆龟蒙隐居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其诗作的回忆,进一步抒发了对其高洁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赞美。结尾的“鼓声只到水神祠”,则以一种凄凉的笔触,表达了对陆龟蒙逝去后无人祭奠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