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岩值雨

· 高启
深殿幽廊映竹开,鸟声忽断雨声催。 藓生偏上题诗壁,花落还临说法台。 林下闻钟诸客散,涧边汲水一僧来。 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阁凭阑独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藓生:苔藓生长。
  • 题诗壁:墙上题写的诗句。
  • 说法台: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
  • 林下:树林之下,指幽静的地方。
  • 汲水:取水。
  • 西阁:西边的楼阁。

翻译

深邃的殿堂和幽静的走廊映衬着竹林,鸟儿的歌声突然停止,雨声却催促着来临。苔藓在题诗的墙壁上生长,花瓣落在僧人讲经的台子上。树林下听闻钟声,众客已散去,涧边有一位僧人来取水。傍晚雨过天晴,山色更加美丽,我独自凭栏在西阁,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游云岩寺的景象,通过深殿、幽廊、竹林、鸟声、雨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诗中“藓生偏上题诗壁,花落还临说法台”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结尾“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阁凭阑独未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