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白雁二首

· 陆深
秋传孤雁过潇湘,人在高楼望故乡。 颜色总疑新变态,羽毛错认旧随行。 关山雪后寒无影,禾黍风前夜有霜。 赢得光辉照尘世,久从灵沼近文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孤雁:孤单的雁,常用来比喻孤独或思乡之情。
  •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也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灵沼: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 文王:周文王,西周开国君主,也是儒家推崇的贤君。

翻译

秋日里,一只孤雁飞过潇湘之地,有人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故乡。 那雁的模样似乎有所变化,让人怀疑是否是新的姿态,羽毛的排列又让人错以为是旧日同行的雁。 关山之后,雪后的寒冷中雁影无踪,禾黍在风前,夜晚已有霜降。 这雁儿赢得了光辉,照亮了尘世,长久以来,它已经接近了文王的灵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秋传孤雁过潇湘,人在高楼望故乡”描绘了秋日里孤雁飞过潇湘的景象,以及高楼上的人对故乡的遥望,情感深沉。后句“颜色总疑新变态,羽毛错认旧随行”则通过雁的形象变化,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赢得光辉照尘世,久从灵沼近文王”则赋予了孤雁以象征意义,暗示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文王时代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