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和:春天的暖和气息。
- 蔼蔼:和煦的样子。
- 郊墟:郊外的村落。
- 凤历:指历书,这里指新的一年。
- 拈来:拿来,这里指翻开。
- 岁又除:又一年过去了。
- 齐:达到,完成。
- 苦求馀:苦苦追求多余的事物。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陋的房屋。
- 关塞:边关要塞。
- 雁影疏:雁的影子稀疏,表示雁群已远去。
- 封书:封好的信。
- 东海上:东方的大海,可能指诗人的家乡或远方。
- 药阑花坞:种有药草和花卉的园地。
翻译
春天的暖和气息和煦地覆盖着郊外的村落,翻开历书,新的一年又即将到来。 万事万物终将达到尽头,一生中又能苦苦追求多少多余的事物呢? 茅草屋顶的屋子里人们安静,鸡鸣声早早响起,边关的天空高远,雁群的影子已经稀疏。 想要寄出一封封好的信到东方的大海,那里的药草园和花坞近况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除日(年末)时分的景象,通过对春天气息、岁月流转、人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阳和蔼蔼度郊墟”一句,以春天的和煦气息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茅茨人静鸡声早”和“关塞天高雁影疏”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的“欲寄封书东海上”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