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卒成口号寄远甥曾大尹

· 区越
江湖廊庙本相关,白首归来两梦闲。 和靖北堂知善养,辽阳仙骨已还山。 身名共隐无三窟,风雨归来惜万间。 宛洛风尘莫回顾,商家庸见五开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口号:即兴吟成的诗。
  • 江湖廊庙:江湖指民间,廊庙指朝廷。
  • 和靖北堂:和靖,指宋代隐士林逋,北堂指家中。
  • 辽阳仙骨:指有仙风道骨的人。
  • 身名共隐:身隐和名隐,指隐居。
  • 三窟:比喻多处藏身,出自《战国策》。
  • 宛洛:指古代的宛城和洛阳,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 商家庸见五开颜:商家,指商朝;庸见,指常人的见解;五开颜,指五次开颜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翻译

江湖与朝廷本就息息相关,白发苍苍归来,两场梦境都已闲散。 和靖在家中知道如何养性,辽阳的仙人已经归山。 身隐与名隐共存,没有多处藏身之地,风雨归来,惋惜那万间房屋。 宛洛的繁华不要回顾,商家的常人见到五次开颜大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诗中“江湖廊庙本相关”一句,既指出了江湖与朝廷的紧密联系,又暗示了自己的身份与经历。后文通过对“和靖北堂”和“辽阳仙骨”的提及,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与对仙人归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