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年往望空除,时来循虚至。明两无留晷,吹万有逸气。 我行淹一周,辰适再值。束发岁更七,算齿纪将二。 少怀沧洲心,壮损青霞志。淮禽终异化,魏瓠始同弃。 五游存予欢,三费亡吾忌。达生庶不疚,乘流随所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两:指太阳。
  • 吹万:形容风声。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这里指年龄。
  • 沧洲心:指隐居的愿望。
  • 青霞志:指高远的志向。
  • 淮禽:指淮河流域的鸟类,这里比喻变迁。
  • 魏瓠:魏国的瓠瓜,比喻无用之物。
  • 五游:指五次远游。
  • 三费:指三次浪费。

翻译

随着年岁过去,希望似乎变得空洞,时光却依旧无留情地流逝。太阳无停留的瞬间,风声却有逸出的气息。 我行走了一周,又逢此辰。从束发之年算起,岁月已更替七次,计算牙齿的年龄也将近二十。 年少时怀揣着隐居的梦想,壮年时却失去了高远的志向。淮河的鸟儿终究会变化,魏国的瓠瓜也终将被抛弃。 五次远游留下了我的欢乐,三次浪费却消除了我的忌讳。达观的生活或许不会留下遗憾,随波逐流,任由自己所寄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中“明两无留晷,吹万有逸气”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恒常,而“少怀沧洲心,壮损青霞志”则对比了年少时的梦想与壮年时的失落。最后,作者通过“达生庶不疚,乘流随所寄”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 1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