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行

· 高启
白杨树下谁家坟,火烧野草碑无文。 路傍尚卧双石马,行人指是故将军。 当时发卒开阴宅,千车送葬城南陌。 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 平生意气安在哉,棘丛暮雨棠梨开。 百年富贵何足恃,雍门之琴良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宅:指坟墓。
  • :田间的小路。
  • :依赖,依靠。
  • 雍门之琴: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天下不复有孟尝君,当是之时,而令足下有悲心,乃可鼓琴也。”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翻译

白杨树下是谁家的坟墓,野火焚烧过的荒草,石碑上没有文字。路边还躺着两匹石马,行人说是已故将军的墓地。

那时动用士兵挖掘坟墓,用千辆车将他送往城南的小路安葬。如今他的子孙已离去,野人来到这里,高处放牧羊群,低处种植麦子。

将军平生的意气如今何在?荆棘丛中,在暮雨中,棠梨花依然开放。百年的富贵又有什么可依赖的?就像雍门子周弹奏的琴声,实在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个废弃坟墓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富贵荣华的虚幻。诗中,“白杨树下谁家坟”一句,即以荒凉的景象开篇,引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废的对比。后文通过“千车送葬”与“牧羊种麦”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迁感。结尾的“雍门之琴良可哀”则是对人生无常、富贵不足恃的深刻感慨,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