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乐

· 高启
门前黄柳鸦雏宿,罗幌低垂婢擎烛。 悬珰结佩略妆成,日莫相邀汉江曲。 水静花寒月小明,舟中楼上斗歌声。 肠断年年大堤路,南商行过北商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襄阳乐: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辞·西曲歌》。
  • 罗幌:用丝罗制作的帷幕。
  • 擎烛:举着蜡烛。
  • 悬珰:悬挂的耳饰。
  • 日莫:即日暮,傍晚时分。
  • 汉江曲:汉江的弯曲处。
  • 斗歌:比赛唱歌。
  • 大堤路:襄阳附近的地名,古代有《大堤曲》,描写男女恋情。
  • 南商行过北商行:指南方的商人和北方的商人,形容大堤路上商旅往来频繁。

翻译

门前,黄色的柳树上,小乌鸦在夜宿,丝罗帷幕低垂,婢女举着蜡烛。 女子略施粉黛,佩戴着耳饰,装扮完成,傍晚时分相约在汉江的弯曲处。 水面静谧,花朵带着寒意,月亮虽小却明亮,舟中与楼上,歌声比赛正酣。 大堤路上的心情年年如此断肠,南方的商人走过,北方的商人也走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襄阳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门前黄柳鸦雏宿”一句,以黄柳和鸦雏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后文通过“罗幌低垂婢擎烛”和“悬珰结佩略妆成”等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装扮和动作,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期待。而“水静花寒月小明”则进一步以景寓情,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最后两句“肠断年年大堤路,南商行过北商行”则深刻反映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大堤路上商旅往来的繁忙景象,增添了诗的现实感和深度。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