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

到梢犹抱箨,不厌出林长。 笋乱愁侵砌,根多恐过墙。 钓须竿拂月,冠要箬含霜。 老有龙钟节,为簪更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篁(huáng):新长出的竹子。
  • (tuò):竹笋的外壳。
  • :台阶。
  • (zān):用来固定发髻或帽子的长针。
  • 未央:未尽,未已。

翻译

新长出的竹子,竹梢仍被笋壳紧紧包裹, 它不厌其烦地长出林外,显得格外修长。 周围的笋儿纷乱,令人担忧它们会侵占台阶, 竹根四处蔓延,生怕它们越过墙头。 钓鱼时,竹竿轻拂月光,显得格外优雅, 戴帽子时,竹叶如含霜一般,增添了几分凉意。 即使年老,竹子依然挺拔,有着龙钟的气节, 作为发簪,它的美丽更是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竹的生长状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优雅。诗中“新篁”形象生动,通过“犹抱箨”和“不厌出林长”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而“钓须竿拂月,冠要箬含霜”则巧妙地将竹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体现了其多样的用途和美感。最后两句赞美了竹子即使年老也不失其节,依然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