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

树树山鹕唤,村村竻竹围。 炎云秋更起,清露午芳晞。 高士难求食,佳人易乐饥。 归与浮峤曲,与子共芝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鹕(shān hú):一种鸟类,此处指其鸣叫声。
  • 竻竹(lè zhú):一种竹子,常用于围篱。
  • 炎云:形容秋日炎热的云气。
  • 清露:清晨的露水。
  • (xī):晒干。
  • 高士:指品德高尚的人。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浮峤(fú qiáo):指山间的小路或小桥。
  • 芝薇(zhī wēi):指山中的野菜,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翻译

每棵树上的山鹕都在鸣叫,每个村庄都被竻竹围绕。 秋日的炎热云气在午间更盛,清晨的露水在中午被晒干。 品德高尚的人难以求得温饱,美丽的女子却容易忍受饥饿。 归去吧,回到山间的小路上,与你共享山中的野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鹕的鸣叫、竻竹的环绕以及秋日炎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诗中“高士难求食,佳人易乐饥”一句,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态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隐山林、与佳人共度清贫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