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

路暗随萤火,行行陷泽中。 阴森山鬼影,凛冽野鹰风。 汗洒炎云湿,愁将碧水空。 幽闺知己在,未拟哭途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萤火:[yíng huǒ],指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亮。
  • 泽中:沼泽地带。
  • 阴森:形容环境或气氛阴沉可怕。
  •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灵。
  • 凛冽:[lǐn liè],形容寒冷刺骨。
  • 野鹰风:形容风大且猛烈,如同野鹰飞翔时的风。
  • 炎云:炎热的云层。
  • 碧水:清澈的水。
  • 幽闺:指深闺,即女子的闺房。
  • 知己:彼此了解、情谊深厚的朋友。
  • 哭途穷:形容极度悲伤,无路可走。

翻译

路途昏暗,只得依靠萤火虫的微光前行,一步步陷入沼泽之中。四周的山影阴森,仿佛有山鬼出没,野外的风凛冽如鹰,刺骨寒冷。汗水因炎热而湿透了云层,忧愁使得清澈的水面也显得空荡。在深闺中,有我深知的知己,因此我并未感到绝望,未曾想过要悲叹路途的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艰难环境与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通过“萤火”、“泽中”、“山鬼影”、“野鹰风”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夜晚行路的险恶画面。后两句则通过“炎云湿”、“碧水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助。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幽闺知己在,未拟哭途穷”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慰藉与希望,即使在困境中,想到家中的知己,便不再感到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