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山草堂感怀

隐几长忘世,扶痾始觉身。 死生元不厌,药饵且相亲。 明月已云满,桃花那再春。 浩歌聊自送,去作北邙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舂山:指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隐几:指隐居的生活,几是古代的一种矮桌,常用于读书或休息。
  • 扶痾:扶,扶持;痾,病。扶痾即扶持病体。
  • :原本,本来。
  • 药饵:药物。
  • :暂且,姑且。
  • 已云满:已经像云一样充满。
  • 那再春:哪能再次春天。
  • 浩歌:大声歌唱,指豪迈的歌声。
  • 聊自送:姑且自我安慰。
  •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常用来指代墓地。

翻译

隐居在山中,我几乎忘记了尘世,只有在扶持病体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我本就不厌倦生死,现在更是与药物为伴。 明月已经像云一样充满了天空,桃花哪能再次迎来春天。 我大声歌唱,姑且自我安慰,将来化作北邙山上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诗中,“隐几长忘世”一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忘却世俗的宁静心境。而“扶痾始觉身”则透露出诗人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后两句通过对明月和桃花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浩歌聊自送,去作北邙尘”作结,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和对生命终结的豁达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看淡生死的哲学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