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鋗

艰难自梅里,此地奉君王。 岂欲兴于越,惟知祀少康。 雠从高帝复,名在汉书长。 食采梅花国,人钦万古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鋗:人名,古代越国的一位将领。
  • 梅里:地名,古代越国的一个地方。
  • 兴于越:指振兴越国。
  • 祀少康:祭祀少康,少康是夏朝的一位君主,被越国人视为祖先。
  • (chóu):仇敌。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 食采:古代诸侯封地,这里指梅鋗的封地。
  • 梅花国:指梅鋗的封地,因其地多梅花而得名。

翻译

在梅里历经艰难,只为在此地奉养君王。 并非想要振兴越国,只知祭祀我们的祖先少康。 仇敌由高帝刘邦来复仇,梅鋗的名字在汉书中长久流传。 他的封地在梅花盛开的国家,人们至今钦佩他万古流传的香气。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梅鋗的忠诚与功绩。诗中,“艰难自梅里”描绘了梅鋗的艰辛历程,“此地奉君王”则表达了他对君王的忠诚。后句“岂欲兴于越,惟知祀少康”显示了他对越国复兴的淡漠,更重视对祖先的祭祀。诗的最后两句“食采梅花国,人钦万古香”则形象地描绘了梅鋗封地的美丽和他的不朽名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梅鋗的深切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