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

岳云青不断,湘水与之长。 湘至湘阴尽,沿洄殊未央。 鹧鸪催客起,斑竹拂船凉。 山髻时明灭,林烟一带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湘:漂浮在湘江之上。
  • 岳云:指岳麓山上的云雾。
  • 湘水:湘江。
  • 湘阴:地名,位于湖南省。
  • 沿洄:顺流而下。
  • 殊未央:未尽,未完。
  • 鹧鸪:一种鸟,此处指其鸣叫声。
  • 斑竹:一种竹子,表面有斑点。
  • 山髻:比喻山峰如髻。
  • 明灭:时隐时现。
  • 林烟:林中的雾气。
  • 一带:一片。

翻译

岳麓山上的云雾青翠连绵,湘江的水流与它一样悠长。 湘江流至湘阴便到了尽头,但顺流而下的旅程却似乎永无止境。 鹧鸪的鸣叫催促着旅人起身,斑竹轻轻拂过船身,带来一丝凉意。 山峰时而清晰,时而隐没,林中的雾气如一条苍茫的带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江之上的自然景色,通过“岳云”、“湘水”、“鹧鸪”、“斑竹”等意象,展现了湘江流域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山髻时明灭,林烟一带苍”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描绘,表达了山色的变幻和林间雾气的朦胧,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画面的美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无限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