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

不断湘江岸,青青兰竹丛。 泪痕光晓露,哀响乱秋风。 岳与千帆转,天归一镜空。 明朝洞庭上,萧瑟对丹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湘:指漂浮在湘江上。
  •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兰竹:兰花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
  • 泪痕:比喻露珠,这里形容露珠像泪痕一样。
  • 哀响:悲哀的声音,这里指秋风的声音。
  • :指山岳,这里特指湘江两岸的山。
  • 千帆转:形容江面上船只众多,帆影重重。
  • 天归一镜空:天空倒映在江面上,像一面空旷的镜子。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萧瑟:形容秋风的声音,也指景色凄凉。
  • 丹枫:红色的枫叶,秋天时枫叶变红。

翻译

漂浮在湘江之上,岸边是茂盛的兰花和竹子。 清晨的露珠闪烁着光芒,像是泪痕,秋风中传来悲哀的声音。 山岳映衬着江面上千帆的转动,天空倒映在江水中,宛如一面空旷的镜子。 明天我将到达洞庭湖上,面对着凄凉的秋风和红色的枫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江上的秋景,通过“青青兰竹”、“泪痕光晓露”、“哀响乱秋风”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氛围。诗中“岳与千帆转,天归一镜空”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江面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宏大与人的渺小。结尾的“明朝洞庭上,萧瑟对丹枫”则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洞庭湖之旅,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期待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复杂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