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

县小全无地,城高半在山。 人家双杵急,野渡一舟閒。 月出夕阳际,烟生秋水间。 沙洲防阁浅,帆宿及前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因地处峡山之麓,故名峡江。
  • (chǔ):捣衣的木棒。
  • (xián):同“闲”,空闲,闲适。
  • 防阁:指防止船只搁浅的设施。

翻译

县城虽小,几乎无地可展,城墙高耸,多半依山而建。 人家中传来急促的捣衣声,野外的渡口,一叶扁舟悠闲地停泊。 月亮从夕阳的余晖中升起,烟雾在秋水之间缓缓升腾。 沙洲上,为了防止船只搁浅,设置了浅滩警示,帆船则宿于前方的湾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峡江县的独特风光和宁静生活。诗中,“县小全无地,城高半在山”形象地勾勒出了峡江县的地理特征,县城依山而建,空间狭小,城墙高耸,展现了其险峻之美。后句通过“人家双杵急,野渡一舟閒”对比了居民的忙碌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月出烟生,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朦胧美,而“沙洲防阁浅,帆宿及前湾”则体现了对细节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峡江县自然风光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