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儿明道

万里频随父,难虞自幼龄。 新归作吴语,初读喜葩经。 笔札能多取,弦歌解细听。 童魂方二尺,可复伴囊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难虞(nán yú):艰难困苦。
  • 葩经(pā jīng):指《诗经》,因其内容丰富多采,如同花朵,故称。
  • 笔札(bǐ zhá):书写用具,这里指书写。
  • 弦歌(xián gē):指音乐。
  • 囊萤(náng yíng):指用囊装萤火虫,比喻勤奋学习。

翻译

自幼随父奔波万里,历经艰难困苦。 新近学会说吴地方言,初次欣喜地读到《诗经》。 能够书写许多文字,懂得细细聆听音乐。 孩童的灵魂虽只有二尺高,但愿能再次陪伴我勤奋学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早逝儿子明道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万里频随父”描绘了儿子幼年时随父奔波的艰辛,“新归作吴语,初读喜葩经”则展现了儿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后两句“笔札能多取,弦歌解细听”赞美了儿子的才华和聪慧。最后,“童魂方二尺,可复伴囊萤”寄托了诗人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期望,希望儿子的灵魂能再次陪伴自己,共同追求学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无限怀念和悲痛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