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
南海祠前十馀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收香一一立花须,吐绶纷纷饮花乳。
参天古干争盘拿,花时无叶何纷葩。
白缀枝枝蝴蝶茧,红烧朵朵芙蓉砂。
受命炎州丽无匹,太阳烈气成嘉实。
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
高高交映波罗东,雨露曾分扶荔宫。
扶持赤帝南溟上,吐纳丹心大火中。
二月花开三月叶,半天飞落人争接。
东风乱剪猩红绒,儿女拾来柔可摺。
正及春祠百谷王,神灵不使马蹄蹀。
还怜飞絮白如霜,织为緤布作衣裳。
银钗叩罢双铜鼓,岁岁看花水殿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棉(mù mián):一种高大的乔木,花大而美丽。
- 珊瑚(shān hú):一种海洋生物,也指红色的宝石。
- 祝融(zhù róng):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烛龙(zhú lóng):形容火焰如龙。
- 火凤(huǒ fèng):形容火焰如凤。
- 绛羽(jiàng yǔ):红色的羽毛。
- 炎州(yán zhōu):古地名,今广东省。
- 扶桑(fú sāng):古代传说中的神树。
- 波罗(bō luó):古代地名,今南洋。
- 扶荔宫(fú lì gōng):古代神话中的宫殿。
- 赤帝(chì dì):火神的别称。
- 南溟(nán míng):古代传说中的南海。
- 丹心(dān xīn):火的本质。
翻译
南海神殿前的古木棉花歌
十丈高的珊瑚树就是木棉,花开时红得比朝霞还鲜艳。 南方的树上都燃烧着烽火,却不及攀枝花那般可怜。 南海神殿前有十余棵树,祝融的旌旗在花丛中飘扬。 火焰龙吐出来像金盘,火凤筑巢成绛色羽毛。 花瓣一个个垂下来,吸食花蜜时绶带纷飞。 参天的古树争相举起花朵,花开时没有叶子,只有花瓣。 白色的蝴蝶在枝头飞舞,红色的花簇如朵朵芙蓉。 这花被封为炎州的绝丽之物,太阳的烈气使它成为珍贵实物。 扶桑树早已被砍伐为柴薪,唯有这朵花托起太阳升起。 高高地映照在波罗东方,曾有雨露滋润扶荔宫。 它扶持着赤帝在南海上,吐纳着火焰的丹心。 二月花开,三月叶落,半天飘落,人们争相摘取。 东风乱剪着红色的绒毛,孩童们捡起来柔软可折叠。 正值春祠百谷王之时,神明不让马蹄践踏。 还有飞絮白如霜,编织成细布作衣裳。 银钗敲响双铜鼓,岁岁观赏花在水殿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神殿前木棉花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棉花的美丽和神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木棉花比作珊瑚、烽火,形容其红艳夺目,犹如神话中的祝融旌旗、烛龙、火凤,赋予了木棉花神秘的色彩。诗人通过对木棉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