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宁庵题画

· 邵宝
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 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 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 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 琴尊侑高谈,兴尽不强留。 静游羲皇梦,閒听尧民讴。 命笔书暄凉,山林有春秋。 独乐得深味,岂尝抱先忧。 莫问此何人,吾当意中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竹:长长的竹子。
  • 舍傍:房屋旁边。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道周:道路周围。
  • 隐隐:模糊不清的样子。
  • :陪伴,助兴。
  • 羲皇梦:指古代传说中的羲皇(伏羲)的梦境,常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或梦境。
  • 尧民讴:指古代尧帝时期的民歌,比喻和平美好的生活。
  • 命笔:提笔,指开始写作或绘画。
  • 暄凉:温暖与凉爽,这里指四季的变化。
  • 独乐:独自享受乐趣。
  • 深味:深刻的体验或感受。
  • 抱先忧:预先担忧。

翻译

房屋旁边长满了修长的竹子,高大的松树环绕在道路四周。 青山之上生出白云,隐约可见屋顶。 出门就能看到溪水,既有桥也有船。 天风在前方吹拂,不时引导着隐士出游。 琴声和酒助兴高谈,兴尽之后不勉强停留。 静静地游历在羲皇的梦境中,闲暇时聆听尧民的歌谣。 提笔记录下四季的温暖与凉爽,山林之中自有春秋。 独自享受着深刻的乐趣,岂会预先担忧。 不要问这是何人,我应当在心中寻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生活图景,通过修竹、长松、青山、白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表达了隐士随风而行的自在与逍遥。后文通过“琴尊侑高谈”和“静游羲皇梦”等句,展现了隐士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