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匏翁谢冯廷伯送惠泉韵

· 邵宝
我爱冯龙厓,视山如画屏。 视泉复如酒,有量元泓渟。 竹炉效僧海,一煮尽一瓶。 朝朝亦暮暮,相对双眼青。 细酌入肺腑,洒然涤膻腥。 北燕又南粤,观水记所经。 惠通万里外,不似渭属泾。 昔人作水记,高调声泠泠。 水行大地中,有穴无人铭。 君行一尝饮,却忆漪澜亭。 梁溪带蓉湖,飘然昼扬舲。 痛饮三百杯,醉向泉头停。 携垆试煎法,如酿新春醽。 饮罢更须汲,一童负双瓴。 回视世间物,洪波泛轻莛。 高情漫为戏,题诗谢园丁。 夕斋待明月,禅灯坐青荧。 试诵卢仝歌,山僧或来听。 竹枝弄云影,松花递风馨。 石床独高卧,月上人初醒。 尝闻黄河源,有海名为星。 于江复于海,一泻不计龄。 悟泉未为悟,惺泉未为惺。 烦君奠山堂,陆羽故有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冯龙厓: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泓渟:深水静止的样子,这里比喻泉水的清澈和深邃。
  • 竹炉:用竹子制作的炉子,常用于煮茶。
  • 膻腥:指肉食的气味,这里泛指不洁之物。
  • 北燕南粤:分别指中国北方的燕地和南方的广东地区。
  • 渭属泾:指渭水和泾水,两者在陕西汇合,但水质不同,泾清渭浊。
  • 漪澜亭:亭名,可能位于泉水旁,用于观赏水景。
  • 梁溪蓉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曾经游览的地方。
  • 扬舲:扬帆航行。
  • :美酒。
  • 双瓴:两个大瓶子。
  • 洪波泛轻莛:大波浪中漂浮着轻细的草茎,形容世事无常,微不足道。
  • 禅灯:寺庙中用于照明的灯。
  • 青荧:微弱的光亮。
  • 卢仝歌:唐代诗人卢仝的诗作,此处可能指其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 石床:石头做成的床。
  • 陆羽:唐代茶学家,著有《茶经》,被尊为茶圣。

翻译

我爱冯龙厓,看山如同画屏。看泉水又像美酒,其量深邃而清澈。用竹炉模仿僧人的方式,一煮就满一瓶。从早到晚,相对而坐,双眼清澈。细细品味,深入肺腑,顿时洗净了肉食的腥气。从北方的燕地到南方的广东,我记录下了所见的水景。惠泉通达万里之外,不像渭水和泾水那样清浊分明。古人写水记,高雅的调子清脆悦耳。水在大地中流动,有的泉眼却无人铭记。你若去品尝那泉水,会想起漪澜亭。梁溪环绕蓉湖,我像白天扬帆航行。痛饮三百杯,醉倒在泉边。带着炉子尝试新的煎茶法,如同酿造新春的美酒。饮后还要继续汲水,一个小童背负着两个大瓶子。回头看看世间万物,大浪中漂浮着微不足道的草茎。高雅的情感不过是一场游戏,我题诗感谢园丁。晚上在斋房等待明月,坐在禅灯微弱的光亮中。试着吟诵卢仝的诗,或许山僧也会来听。竹枝在云影中摆动,松花随风飘香。我独自躺在石床上,月亮升起时人初醒。曾听说黄河的源头,有一个名为星的海。从江到海,一泻千里,不计年岁。领悟泉水并非真正的领悟,清醒泉水也并非真正的清醒。烦请你奠定山堂,陆羽的灵魂依旧有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冯龙厓的赞美和对泉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视山如画屏”、“视泉复如酒”等句,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同时,通过对煮茶、品酒等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的结尾提到陆羽,暗示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