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西岳

二华金天配,千峰白帝孙。 莲花标玉井,箭栝出天门。 日月悬仙掌,云霞荡玉盆。 何当登绝顶,一望尽中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华:指华山和华阴,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中国五岳之一。
  • 金天:指古代神话中的金天氏,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雄伟。
  •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之一,西方之神,这里用来比喻华山的神圣。
  • :比喻关系,这里指华山像是白帝的后代。
  • 莲花:指华山的主峰莲花峰。
  • 玉井:传说中位于华山莲花峰顶的井,这里用来形容莲花峰的高洁。
  • 箭栝:古代用来发射箭矢的器具,这里形容山峰的险峻。
  • 天门:指华山的天门山,是华山五峰之一。
  • 仙掌:指华山的仙人掌峰,也是华山五峰之一。
  • 云霞:云彩和霞光,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美丽景色。
  • 玉盆:形容山间的湖泊或水池,这里用来比喻华山的清澈水域。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带,这里泛指中国广大的土地。

翻译

华山与华阴,如同金天氏般雄伟,千峰叠嶂,仿佛是白帝的子孙。 莲花峰高耸入云,玉井般的清泉在其顶端,箭栝般的山峰直插天门。 日月仿佛悬挂在仙人掌峰上,云霞在玉盆般的水域上荡漾。 我何时能够登上那最高峰,一眼望尽这广袤的中原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神话传说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华山的雄伟与神圣。诗中,“二华金天配,千峰白帝孙”一句,既表达了华山的地理位置,又赋予了其神话色彩。后文通过对华山各峰的描绘,如“莲花标玉井”、“箭栝出天门”,进一步以具象的自然景观来体现华山的险峻与美丽。结尾的“何当登绝顶,一望尽中原”则抒发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向往,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屈大均对华山的深厚情感和精湛的诗歌艺术。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