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五泄山房

森森毛竹洞,鸡犬有人家。 石髓流溪上,琴声落海涯。 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 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 毛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林。
  • 石髓:指石钟乳,这里形容溪水从石缝中流出的景象。
  • 琴声:比喻溪水流动的声音。
  • 海涯:海的边缘,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 道士:修道的人,这里比喻苍松的姿态。
  • 大药:指珍贵的药材,这里比喻莲花。
  • 下界:指人间,与仙境相对。
  • 疏磬:稀疏的钟声,这里指寺庙的钟声。
  • 遥遥:形容距离远。
  • 暮霞:傍晚的霞光。

翻译

茂密的竹林深处,隐约传来鸡鸣狗吠,似乎有人家居住。 溪水从石缝中潺潺流出,声音如同琴声般悠扬,传至遥远的海边。 苍劲的松树宛如修道的士人,而珍贵的药材则是那盛开的莲花。 从人间传来稀疏的寺庙钟声,远远地随着傍晚的霞光飘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通过“森森毛竹”、“石髓流溪”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神秘。诗中“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意象结合,赋予了自然以人的品格和价值。结尾的“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则增添了一抹超脱尘世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遐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