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与登茅山绝顶风雨骤至

· 宗臣
并骑华阳踏紫氛,振衣今日谒茅君。 石门曲闭仙人掌,天柱高留帝女云。 万里江湖秋不断,二仪风雨昼难分。 山中瑶草如堪问,吾欲常随鹿豕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并骑:一同骑马。
  • 华阳:地名,指华山之南。
  • 紫氛:紫色的云气,常用来形容仙境或高远之地。
  • 振衣:整理衣裳,准备行动。
  • :拜访。
  • 茅君:指茅山上的仙人。
  • 石门:指山中的石门,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 曲闭:曲折关闭。
  • 仙人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天柱:神话中的支撑天空的柱子。
  • 帝女云:指天上的云彩,比喻高远。
  • 二仪:指天地。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鹿豕:鹿和猪,比喻隐居山林的生活。

翻译

我们一同骑马前往华山之南,踏着紫色的云气,今天整理好衣裳,准备拜访茅山上的仙人。山中的石门曲折关闭,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天柱高耸,留下天上的云彩,仿佛是帝女的居所。万里江湖的秋意不断,天地间的风雨使得昼夜难以分辨。山中的瑶草若是可以询问,我愿意常常跟随鹿和猪,过上隐居山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一同登茅山绝顶,遭遇风雨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石门”、“仙人掌”、“天柱”、“帝女云”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意境。风雨的骤至,使得天地间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增添了诗中的神秘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之情。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