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不尽毛衣雪,丝丝出顶长。 前身是渔父,白发似秋霜。 片片藏明月,飞飞过夕阳。 衔鱼向何处,家在白蘋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毛衣:指白鹭的羽毛。
  • 顶长:指白鹭头顶的羽毛特别长。
  • 前身:这里指白鹭的前世或比喻。
  • 渔父:渔夫,这里比喻白鹭捕鱼的习性。
  • 秋霜:比喻白发,这里指白鹭的白色羽毛。
  • 片片:形容白鹭的羽毛。
  • 藏明月:形容白鹭的羽毛在月光下闪耀。
  • 飞飞:形容白鹭飞翔的样子。
  • 衔鱼:指白鹭捕鱼的动作。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白鹭的栖息地。

翻译

白鹭的羽毛如雪般洁白无瑕,丝丝缕缕从头顶延伸而出,显得特别长。 它仿佛有着渔夫的前世,那白发般的羽毛就像是秋天的霜花。 在月光下,它的羽毛闪耀着光芒,仿佛藏着明月;在夕阳中,它轻盈地飞翔。 它衔着鱼儿,不知要飞向何方,原来它的家就在那长满白蘋的水乡。

赏析

这首作品以白鹭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鹭的美丽与优雅。诗中,“不尽毛衣雪”形容白鹭羽毛的洁白,“丝丝出顶长”则突出了其羽毛的独特之处。后文通过“前身是渔父”和“白发似秋霜”的比喻,赋予了白鹭以人的特质和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最后,“片片藏明月”和“飞飞过夕阳”描绘了白鹭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姿态,而“衔鱼向何处,家在白蘋乡”则揭示了白鹭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使读者对白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