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齐:指商朝末年的伯夷和叔齐,两人因不愿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被后世尊为忠义的典范。
- 奔义:追求正义。
- 让国:放弃王位。
- 称兵:举兵,发动战争。
- 苦命:不幸的命运。
- 悲歌:哀伤的歌曲。
- 庙宫:庙宇。
- 万松声:风吹过松林的声音。
翻译
一代人中,谁在追求正义?千秋岁月,唯有一人独享死后的名声。 兄弟二人正相互谦让王位,作为臣子,却发动了战争。 虽然命运多舛,却无怨言,悲歌之中亦蕴含深情。 每当经过庙宇,总要下马致敬,心中充满敬意,聆听那万松之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伯夷和叔齐的赞美,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诗中,“奔义”与“死名”形成对比,突出了两人追求正义的决心和牺牲精神。后句通过“让国”与“称兵”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忠诚与无私。最后,诗人以庙宇和万松声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