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沙浐

四野无蛮落,荒鸡何处声。 风惊双鹘出,月照一人行。 点鬓愁霜早,沾衣喜露轻。 丈夫矜七尺,饥渴见生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沙浐:次,停留;沙浐,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荒鸡:指在荒野中啼叫的鸡。
  • :一种猛禽,即隼。
  • :自负,自豪。
  • 七尺:指成年男子的身躯,古代认为成年男子身高七尺。

翻译

四周的原野上没有蛮族的村落,那荒野中的鸡声从何而来? 风突然惊起,两只鹘鸟飞出,月光照耀下,一个人独自前行。 忧虑着霜雪早早地染白了双鬓,欣喜的是衣襟上沾的露水很轻。 大丈夫自豪地挺立着七尺之躯,饥渴中展现了他的一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荒野夜行的画面,通过“荒鸡”、“鹘出”、“月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阔的氛围。诗中“点鬓愁霜早”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也隐含了对人生易老的感慨。而“丈夫矜七尺,饥渴见生平”则彰显了诗人坚韧不拔、豪情满怀的品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积极面对的态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