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谢山人榛

· 宗臣
瞻彼飧霞子,万里来罗浮。 结束长安陌,聊以寄薄游。 中怀既不开,兀坐生羁愁。 俛仰一世间,局促何所求。 郁郁遂成篇,灿灿云霞流。 凌厉起高唱,作者徒悠悠。 人生易奄忽,焉得无深谋。 黄庭一以悟,万事良蜉蝣。 振衣驭天风,长逝不可留。 咄咄迷途客,栖遑良足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飧霞子:指隐士。飧,晚餐;霞,指仙境。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
  • 薄游:短暂的游历。
  • 兀坐:独自坐着。
  • 羁愁:旅人的忧愁。
  • 俛仰:俯仰,指观察或思考。
  • 局促:狭窄,不自由。
  • 凌厉:形容诗文风格刚劲有力。
  • 奄忽:迅速,短暂。
  • 黄庭:道教经典,此处指修炼之道。
  • 蜉蝣: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比喻人生短暂。
  • 驭天风:驾驭天上的风,比喻超脱尘世。
  • 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
  • 迷途客:迷失方向的人。
  • 栖遑:匆忙不安。

翻译

仰望着那些隐居仙境的隐士,他们从遥远的罗浮山万里而来。 结束了在长安街头的短暂游历,只是为了寄托心中的游思。 内心的情感无法释放,独自坐着,生出了旅途的忧愁。 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感到局促和不自由,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郁郁寡欢中写下了这些诗篇,它们如同灿烂的云霞流淌。 诗风刚劲有力,高声歌唱,但作者们只是徒劳无功。 人生如此短暂,怎能没有深远的谋划? 一旦领悟了修炼之道,世间万物都像是短暂的蜉蝣。 振起衣袍,驾驭天风,长久的离去无法挽留。 哎呀,那些迷失方向的旅人,匆忙不安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飧霞子”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而“罗浮”则代表了遥远而神秘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羁愁”和隐士的自由,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诗的最后,诗人以“迷途客”自喻,感叹自己在尘世中的迷茫和不安,进一步强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