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塞曲

· 宗臣
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 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 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 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 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草:指边塞地区的草。
  • 金徽:指金色的徽章,这里可能指边塞的标志。
  • 赤城:指边塞的城池。
  • 刀斗:指战斗。
  • 羽檄: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上面插有羽毛表示紧急。
  • 汉皇:指汉朝的皇帝。
  • 明光诏:指皇帝的诏书,明光是皇帝的别称。
  • 金铁衣:指铠甲。
  • 熊罴:指勇猛的士兵。
  • 骠骑:古代的一种骑兵。
  • 捷音:胜利的消息。

翻译

边塞的天空低垂,胡草茂盛,胡人在此牧马,面向金色的徽章。 赤城的战斗日夜紧张,黄沙中紧急的军情文书四处飞扬。 汉朝的皇帝下达了明光的诏书,将军起身披上了铠甲。 百万勇猛的士兵连夜出塞,骠骑兵常在早晨解除围困。 胜利的消息一天之内传遍千里,试问三军是否已经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激烈场面。通过“塞云垂天”、“胡草肥”等自然景象,以及“赤城刀斗”、“黄沙羽檄”等战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艰苦与战争的紧迫。诗中“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等句,体现了皇帝的决断和将军的英勇。结尾的“捷音一日走千里”则传达了胜利的喜悦和期待三军归来的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的豪迈与悲壮。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