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池亭四首同于鳞子与元美赋

· 宗臣
雨过林塘花正飞,高松细石俯渔矶。 扁舟明月堪长往,万里沧江胡不归。 猿鸟经秋分客泪,薜萝他日只吾衣。 相逢未可轻相负,一到红尘事事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矶:渔人捕鱼的石滩。
  • 扁舟:小船。
  • 沧江:泛指江水,因江水呈青苍色,故称。
  •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
  • 红尘: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

翻译

雨后,林中的池塘边,花瓣随风飘落,我俯瞰着渔人捕鱼的石滩,旁边是高大的松树和细小的石块。一叶扁舟在明月的照耀下,似乎可以长久地漂泊,而那辽阔的江水,为何不归去呢?猿猴和鸟儿在秋天的经霜中,分担着旅人的泪水,薜荔和女萝将来或许只能成为我的衣裳。与你们相逢,不可轻易辜负,一旦踏入繁华的世界,事事都会违背初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林塘的静谧景象,通过“高松细石俯渔矶”和“扁舟明月堪长往”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猿鸟经秋分客泪,薜萝他日只吾衣”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结尾“相逢未可轻相负,一到红尘事事违”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的文学造诣和人生感悟。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