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怀归有作

秋从梧竹起,一夕作秋声。 叶乱偏宜雨,虫悲欲到明。 将归愁远道,未老厌浮名。 耿耿兹魂梦,何因向穗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有所牵挂。
  • :此,这个。
  • 穗城:指广州,因其别称“穗”。

翻译

秋天随着梧桐和竹子的变化,一夜之间带来了秋天的声音。 树叶纷乱,最适合下雨,虫鸣悲切,似乎要持续到天明。 即将归去,却忧愁远方的道路,还未老去,却厌恶了虚浮的名声。 心中不安,这个夜晚的魂梦,为何无法前往广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忧愁和对浮名的厌倦。诗中“秋从梧竹起,一夕作秋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而“叶乱偏宜雨,虫悲欲到明”则进一步以秋叶和虫鸣加深了秋夜的凄凉氛围。后两句“将归愁远道,未老厌浮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感。结尾的“耿耿兹魂梦,何因向穗城”则透露出诗人对广州的思念和无法前往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