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

三字经频教,童蒙正可求。 聪明如有种,典籍即无忧。 舐犊情虽切,闻鸡舞未休。 及时完子女,鞭弭遍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子:指幼小的雉鸟,这里比喻儿童。
  • 童蒙:指年幼无知的儿童。
  • 舐犊: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 鞭弭:鞭子和弓,指教鞭和书本,比喻教育和学习。

翻译

我频繁地教授《三字经》,正是寻求启蒙儿童的好时机。 如果孩子天生聪明,那么学习经典就不会有忧虑。 父母对子女的爱虽然深切,但听到鸡鸣就起床练武的习惯从未停止。 及时完成对子女的教育,让他们带着知识和技能走遍整个国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成长的期望。通过“三字经频教”和“典籍即无忧”,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同时,“舐犊情虽切”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深厚的爱,而“闻鸡舞未休”则体现了勤奋不懈的精神。最后,“及时完子女,鞭弭遍神州”寄托了对子女未来能够学有所成,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美好愿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