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尹铨部兰陔别业

夜半罗浮日,高高上泬寥。 光含沧海气,声振大江潮。 帘捲诸峰入,楼开百谷朝。 虎门看咫尺,帆影满青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此处指代山中的日出景象。
  • 泬寥(xuè liáo):空旷清朗的样子。
  • 沧海:大海,这里指海上的气象。
  • 大江:长江,这里指江上的潮声。
  • 虎门:地名,位于广东省珠江口,是重要的港口。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青霄:天空。

翻译

夜半时分,罗浮山上升起了太阳,高高悬挂在空旷清朗的天空。 阳光蕴含着大海的气息,声音激荡着长江的潮水。 帘子卷起,群山映入眼帘,楼阁敞开,百谷之水汇聚朝拜。 从虎门看去,近在咫尺,帆影遍布青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日出的壮丽景象,通过“光含沧海气,声振大江潮”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宏大气势。诗中“帘捲诸峰入,楼开百谷朝”以对仗工整的句式,生动地描绘了山川景色的辽阔与壮美。结尾的“虎门看咫尺,帆影满青霄”则巧妙地将远景与近景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远方的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