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

炊烟寒不起,日出翠峰明。 万木垂猿影,千岩应鸟声。 石多滩子苦,舟小野人轻。 饥渴惭徒御,凄凉此一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 寒不起:因为寒冷而升不起来。
  • 翠峰:青翠的山峰。
  • 万木:形容树木非常多。
  • 垂猿影:猿猴在树枝间跳跃,影子随之移动。
  • 千岩:形容山岩非常多。
  • 应鸟声:随着鸟儿的叫声。
  • 滩子:指在河滩上劳作的人。
  • :辛苦。
  • 野人:指山野之人,即普通百姓。
  • :轻便,这里指船只小巧灵活。
  • 饥渴:饥饿和口渴。
  • 惭徒御:感到羞愧,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给随行的人。
  • 凄凉:形容环境或心情的孤寂冷清。

翻译

炊烟因为寒冷而升不起来,太阳出来后,青翠的山峰显得格外明亮。 无数的树木间,猿猴的影子随着它们的跳跃而移动,千山万壑中,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 河滩上的劳作者辛苦劳作,小巧的船只在水面上轻盈地行驶。 我感到羞愧,因为我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给随行的人,这一行旅途显得格外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的景象,通过炊烟、日出、猿影、鸟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石多滩子苦,舟小野人轻”反映了劳作者的艰辛和小船的轻便,而“饥渴惭徒御,凄凉此一行”则表达了诗人对随行人员的愧疚和旅途的孤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