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大夫岁暮客建陵作

一片瀜江水,长流呜咽声。 梦因笳弄断,心以剑花明。 川阻苍梧路,山迷白电程。 何如鸿雁好,羽翼及秋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瀜江:即融江,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呜咽:形容水声像哭泣一样。
  • 笳弄: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笳声。
  • 剑花:剑光闪烁的样子,比喻心中的希望或决心。
  • 川阻:河流阻隔。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
  • 白电:比喻快速,如闪电。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传递消息。
  • 羽翼:鸟的翅膀,比喻帮助或支持。

翻译

瀜江的水流不息,发出呜咽的声音。 梦被笳声打断,心因剑光而明亮。 河流阻隔了通往苍梧的路,山峦迷失了如闪电般快速的旅程。 不如大雁那样,秋天时羽翼轻盈,能够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暮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瀜江水”的“呜咽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而“笳弄断”与“剑花明”则巧妙地表达了外界干扰与内心坚定的对比。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阻隔,抒发了旅途的艰难与迷茫。结尾以鸿雁的轻盈自由,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途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