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

路失三江口,身随独木船。 雨淋衣总透,冰裂手长拳。 士苦寒披甲,村荒夜控弦。 行行射生物,粮尽赖豚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江口:指三条江河交汇的地方。
  • 独木船:一种用单根树木挖空制成的简易船只。
  • 冰裂:指因寒冷而皮肤裂开。
  • 手长拳:形容手因寒冷而僵硬,无法伸直。
  • 控弦:拉开弓弦,准备射箭。
  • 豚肩:猪的肩膀部分,这里指猪肉。

翻译

迷失在三条江河交汇的地方,我乘坐着简陋的独木船。 雨水淋透了我的衣裳,寒冷使我的手裂开,僵硬得像握着拳头。 士兵们因严寒而痛苦地穿着铠甲,荒凉的村庄里,夜晚我们拉开弓弦准备射箭。 一路上我们射杀生物,因为粮食已尽,只能依赖猪肉来维持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时期一位名叫景大夫的军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诗中通过“三江口”、“独木船”、“雨淋衣”、“冰裂手”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险和士兵的困苦。后两句“士苦寒披甲,村荒夜控弦”进一步以士兵的寒冷和村庄的荒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最后,“行行射生物,粮尽赖豚肩”则表达了在极端困境下,士兵们不得不以射猎为生,依赖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