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大司马

汉代才华合,西京乐府开。 人传大司马,诗冠柏梁台。 我有朱弦曲,思陈清庙来。 楚声俄变乱,挟瑟待公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京:指长安,汉代的都城。
  • 乐府:古代官方音乐机构,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和音乐。
  • 柏梁台:汉代宫廷中的一个高台,常用于举行宴会和诗歌比赛。
  • 朱弦曲:指用红色丝线装饰的琴弦所弹奏的曲子,这里泛指高雅的音乐作品。
  • 清庙:古代对宗庙的尊称,这里指庄严神圣的地方。
  • 楚声:楚地的音乐或诗歌,这里可能指屈大均自己的作品。
  • 挟瑟:带着瑟(一种古代弦乐器),这里表示带着自己的音乐作品。

翻译

汉代的文学才华汇聚,西京的乐府开启了新的篇章。 人们传说大司马的诗才,在柏梁台上无人能及。 我有那用朱弦弹奏的曲子,想要呈献给庄严的宗庙。 楚地的音乐突然变得杂乱,我带着我的瑟,等待公裁的评判。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赠给一位大司马的作品,表达了对汉代文学的赞美和对大司马诗才的敬仰。诗中“汉代才华合,西京乐府开”展现了汉代文学的繁荣和乐府诗的开创性。后文提到自己的音乐作品,希望能得到大司马的赏识和评价,显示了诗人对大司马的尊重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也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