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秋望

八月大同秋,霜花满客裘。 身随宛马壮,手以角弓柔。 水胍驼能识,边声雁亦愁。 纷纷风柳落,吹入望乡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
  • 客裘:客人的皮衣。
  • 宛马:古代西域宛国出产的马,以健壮著称。
  •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 水胍驼:指驼队,胍(guā),指驼峰。
  • 边声:边地的声音,这里指边塞的风声、雁声等。
  • 望乡楼:指可以远望家乡的高楼。

翻译

在八月的大同,秋天已经带来了寒意,霜花覆盖了旅人的皮衣。 我身骑宛马,感受着它的壮硕,手持角弓,体会着它的柔韧。 驼队能辨识水源,边塞的声音连雁儿都感到愁苦。 风中柳絮纷纷落下,飘进了可以远望家乡的高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边塞的景象,通过“霜花”、“宛马”、“角弓”等意象,展现了边地的寒冷与壮阔。诗中“水胍驼能识”一句,巧妙地描绘了驼队的生存智慧,而“边声雁亦愁”则传达了边塞的孤寂与凄凉。结尾的“纷纷风柳落,吹入望乡楼”,以柳絮的飘落象征离愁别绪,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