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

积冰千万里,北极是寒门。 八月黄榆尽,三春白草繁。 无衣凭戍火,不守惜边垣。 处处开横帐,笳声梦里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冰:指大面积的冰层。
  • 黄榆:指黄色的榆树,这里可能指榆树的叶子在八月已经落尽。
  •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这里泛指春天。
  • 白草:一种草本植物,春天生长茂盛。
  • 戍火:指边防驻军的火光。
  • 边垣:指边疆的城墙。
  • 横帐:指游牧民族的帐篷。
  • 笳声:指胡笳的声音,胡笳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乐器。

翻译

在千万里的冰层覆盖下,北极是寒冷的门户。 八月时,黄色的榆树叶子已经落尽, 而到了春天,白草却生长得十分茂盛。 没有衣服可以御寒,只能依靠边防驻军的火光取暖, 对于边疆的城墙,也不再守卫,任其荒废。 到处都是游牧民族的帐篷, 梦中回荡着胡笳的喧闹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地区的严寒景象和边防的荒凉。通过对比八月黄榆的凋零与春天白草的繁茂,突出了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诗中“无衣凭戍火,不守惜边垣”反映了边防的艰苦和边疆的荒废,而“处处开横帐,笳声梦里喧”则描绘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和边疆的异域风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