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一日崔氏楼雨望

秋来一日即霜天,细雨生寒尽作烟。 海气不分平野外,山光如在夕阳前。 穿帘乍入萧萧叶,绕树长嘶咽咽蝉。 楼好欲当明月立,催人何处暮钟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崔氏楼:古代楼阁名,此处指特定的楼阁。 海气:指湿气。 穿帘:从帘子间穿过。 蝉:昆虫名,古代常用来形容夏天。 楼好:楼阁美好。 暮钟:傍晚的钟声。

翻译

立秋过后的一天,崔氏楼上下着雨,眺望着远方。 秋天来了,一天之间就变得寒冷,细雨淅沥,寒意袭人如烟。 湿气笼罩着平原,难以分辨海与天,山峦的光芒仿佛在夕阳之前闪耀。 微风吹过帘间,带来萧瑟的落叶声,围绕树木长鸣嘶的蝉鸣声。 楼阁美景宜与明月相辉映,但是时间已晚,暮色渐浓,叮咛着人们何处传来傍晚的钟声。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立秋后的一天,细雨霏霏,寒意袭人,景色幽美。诗人通过描写楼阁雨景,表现了秋天的凉爽和变幻莫测的天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人感受到秋天的静谧和凉爽,展现了秋日独特的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