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也为予写西洞庭图赋此以赠

乱后阊门无旧业,玉兰台馆委烽烟。 移家远向天池住,文肃松楸怆墓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门:(chāng mén) 古代宫殿的大门。
  • 玉兰:一种花卉。
  • :这里指被。
  • 烽烟:(fēng yān) 战火的烟。
  • 天池:指洞庭湖。
  • 文肃:(wén sù) 指文静庄重。
  • 松楸:(sōng qiū) 指松树和楸树。
  • :(chuàng) 悲伤。

翻译

乱世过后,阊门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玉兰台馆被战火所蹂躏。我搬家迁往遥远的天池居住,心情沉痛地怀念着那些安息在文静庄重的松楸树下的先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乱世过后的景象,通过对废墟和战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古代宫殿、花卉和树木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沉浸在战乱中的深切忧虑和悲伤。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