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池作

闻道阖庐剑,三千泉下藏。 扬精为虎气,逆理是鱼肠。 露滴梧宫冷,烟流鹤涧长。 坟西邻紫玉,山鬼绮罗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阖庐:指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即夫差的父亲。
  • 三千泉下藏:传说阖闾的宝剑藏在深泉之下。
  • 扬精:指剑的锋芒。
  • 虎气:比喻剑的威猛之气。
  • 逆理:违背常理,指剑的锋利异常。
  • 鱼肠:古代名剑,此处指剑的形状或锋利。
  • 梧宫:指吴王的宫殿,可能因宫中有梧桐而得名。
  • 鹤涧:指吴王墓地附近的山涧,因有鹤栖息而得名。
  • 紫玉:指紫色的玉石,可能与吴王墓中的陪葬品有关。
  • 山鬼:山中的鬼魅,此处可能指墓地中的神秘气息。
  • 绮罗香:指华丽的衣裳和香气,此处可能形容墓地的奢华。

翻译

听说阖闾的宝剑,藏于深泉之下,有三千之多。 剑的锋芒化为虎的威猛之气,其锋利异常,形状如鱼肠。 露水滴落在冷清的梧宫之上,烟雾缭绕,鹤涧显得格外悠长。 坟墓的西邻是紫色的玉石,山中的鬼魅似乎披着华丽的衣裳,散发着香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王阖闾墓地的神秘与奢华,通过宝剑、宫殿、墓地等元素,展现了古代王者的威严与墓地的幽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扬精为虎气”、“逆理是鱼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剑的威猛与锋利。后两句则通过“露滴梧宫冷”、“烟流鹤涧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神秘的氛围。结尾的“山鬼绮罗香”则增添了一抹超自然的色彩,使整首诗充满了想象与遐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