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寺楼晓望

朝来凭阁望,峰顶大江浮。 日出天鸡口,潮飞澥蜃楼。 苍苍会稽树,渺渺富春洲。 不见同怀子,相思万壑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韬光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阁:指楼阁,建筑的一种。
  • 峰顶:山峰的顶部。
  • 大江:指长江。
  • 天鸡:古代神话中的神鸟,此处可能指太阳升起的景象。
  • 澥蜃楼:澥(xiè),古代指海;蜃楼,海市蜃楼,指海上的幻景。
  • 苍苍:深青色,形容树木茂盛。
  •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渺渺: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富春洲:指富春江中的岛屿。
  • 同怀子: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万壑:壑(hè),山谷;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翻译

清晨时分,我站在楼阁上远望,只见山峰之巅,长江浩荡地流淌。 太阳从天鸡的口中升起,潮水涌动,仿佛海市蜃楼般壮观。 远处的会稽山树木郁郁葱葱,富春江中的岛屿若隐若现。 我无法见到与我心意相通的朋友,只能在万壑秋色中,独自相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韬光寺楼上清晨远望的景象,通过“峰顶大江浮”、“日出天鸡口”等壮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深远的思绪。诗中“苍苍会稽树,渺渺富春洲”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勾勒出一幅远山近水的美丽画卷。结尾“不见同怀子,相思万壑秋”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秋意渐浓的山谷中,那份孤独与期盼交织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屈大均诗歌的独特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