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于一往雁宕

拂衣西雁荡,濯足大龙湫。 岂敢为高尚,孤云无所求。 芙蓉开太白,瀑布挂飞楼。 君有怀仙曲,因风寄十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拂衣:挥动衣袖,表示离开。
  • 西雁荡:指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濯足:洗脚,比喻去除尘世的烦恼。
  • 大龙湫:雁荡山的一个著名瀑布。
  • 高尚:指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孤云:比喻孤独无依,也指超然物外。
  • 无所求:没有追求,指心境淡泊。
  • 芙蓉:荷花,这里指雁荡山的美景。
  • 太白:指太白山,这里可能指雁荡山的山峰。
  • 瀑布挂飞楼:形容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如同挂在空中的楼阁。
  • 怀仙曲:怀念仙人的曲子,指王于一的诗作。
  • 十洲:传说中的仙境,指遥远的地方。

翻译

挥动衣袖,我向西前往雁荡山, 在大龙湫瀑布下洗去尘世的烦恼。 我并非刻意追求超脱世俗, 只是像孤云一样,心中无所求。 雁荡山的美景如荷花般绽放, 瀑布从高处直泻,如同挂在空中的楼阁。 你有怀念仙人的曲子, 愿借风力,将你的思念寄往遥远的十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屈大均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诗中,“拂衣西雁荡,濯足大龙湫”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前往雁荡山的情景,体现了他的高洁志向。后句“岂敢为高尚,孤云无所求”则进一步表明,他的超脱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心境。诗的最后,通过“怀仙曲”和“十洲”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仙境的向往和对友人诗作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